大模型故事,科大讯飞还没讲透
发布时间:2023-08-17 浏览量:187
时值科大讯飞的多事之秋,压下重注的AI大模型前路几何,还未见分晓。
8月11日晚间,科大讯飞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。财报显示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.42亿元,同比下降2.26%,归母净利润为0.74亿元,同比下降73.54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3.04亿元,同比下降208.99%。
一季度业绩表现不佳,科大讯飞的营收与毛利同比下降17.64%和14.89%,受此影响半年报结算呈现亏损。二季度大模型的发布以及相关应用的落地拉回了下滑的不利局面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.54亿元、毛利19.38亿元,环比分别增长71.56%和60.21%。
8月15日,科大讯飞“趁热打铁”一般发布了星火认知大模型2.0, 然而接连发生的董事长减持还款、股价风波,结合半年报总体亏损的业绩,为科大讯飞的前路增添了许多不确定。
大模型的热度让许多人忽略了它目前仍是个投入高、盈利难的项目,科大讯飞看到了增长的“星火”,却还没有筹划好全面的“爆发”。
C端扛起帅旗
半年报自上市以来扣非净利润首次录得亏损,财报的解释是打造新增长引擎前期,必要的承压。
财报显示,为应对美国极限施压,以及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等方面坚定投入的同时,加大了通用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的战略投入,对当期利润造成了一定影响。
不过从数据来看,研发开支增幅不算明显。上半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为16.56亿元,增长仅为3.57%,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1.12%,去年同期为19.93%。翻看过往记录,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占比一直在20%左右徘徊,坚持技术重投入已久。
业绩表现不佳,更多还是在于过往主营业务规模收缩,且当前盈利能力没有明显提升。
上半年科大讯飞的教育、开放平台及消费者、智慧汽车、智慧医疗、智慧金融等各项业务收入分别为22.9亿元、24.2亿元、2.1亿元、1.9亿元、0.9亿元,同比各增长3.63%、21.6%、26.14%、37.13%和22.19%。
曾作为支柱的To G相关业务下滑明显,信息工程、数字政府行业应用营收分别同比下滑41.06%、20.21%。同时受G/B端业务长回款周期的影响,科大讯飞的应收账款长期处在高位,至今年6月末已突破百亿元,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达32.26%,这导致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-15.29亿元。
被AI带动的C端业务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局面。
上半年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和服务营业收入为22.85亿元,占总营收比重为29.14%;开放平台收入为15.85亿元,占总营收比重为20.21%。对比前文数据,此消彼长之间,营收结构开始转向以C端为主。
星火认知大模型的发布为旗下消费产品带来了增长动力,2023年5月到6月,公司C端硬件GMV创历史新高,同比翻倍增长。其中,搭载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讯飞AI学习机GMV在5月和6月分别增长136%和217%。财报特别提到了618期间,讯飞AI硬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5%,教育产品和服务中的C端收入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28%升至40%。
“大模型+”的C端产品市场潜力得到验证,产品矩阵扩充也提上了日程,只是从当前的业绩情况来看,大模型故事还没有完全让局面转危为安,市场需要其给出更确切的增长规划。
模型力,竞争力
当下,科大讯飞几乎将其竞争力全盘托付于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技术表达,因此才发布三个月,就密集的进行了两次版本迭代更新。
5月6日首发定下教育垂类的研发方向后,6月9日的1.5版本延续展示星火认知大模型在教育场景中的各项功能升级,包括开放式问答、多轮对话和数学能力,着重强调文本生成、语言理解、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。
8月15日,半年报发出的三年后,星火认知大模型2.0版本紧跟着落地。2.0的核心进展是发布代码能力与多模态能力,二者皆为当下大模型标配功能,且非常检验开发企业的算法能力与数据质量。此外,星火继续围绕教育场景,针对性的对上述提到的各项能力进行升级。
前文提到的产品矩阵扩充也有具体项目展示,比如搭载星火2.0的AIGC内容创作平台,讯飞智作2.0;可以进行主题对话、情景交流的英语口语陪练老师,星火语伴2.0;搭载星火的新版教师助手,畅言智慧课堂等等。
然而二级市场对科大讯飞频频释放的利好信息表现冷淡。8月16日,科大讯飞股价在午后持续下跌,盘中一度触及跌停。虽有半年报公布后,公司董事长突发巨量减持公告造成的负面影响,不过也侧面说明,当下投资者对科大讯飞的教育AI故事,并非信心十足。
大模型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,各家都还在探索途中,教育确实是其中应用场景最具体的一项垂类,模型能力可以直接迁移至教育场景中,产品与研发几乎是一条通路。
但与教育垂类绑定的科大讯飞并不具备高壁垒的技术竞争力。垂类大模型的技术表现与其通用底座资质密切相关,目前国内通用大模型能力评估的标准绕不开百度、阿里、华为这些头部大厂。算力、算法、数据规模、客户生态都占优的情况下,这类头部厂商进军教育垂类,科大讯飞的大模型能有几分胜算,很难评估。更何况发布了学习手机的百度明显已有布局教育垂类的规划。
更何况,本身就在教育硬件赛道打得不可开交的老对手们,也在加速各自的大模型研发与落地。
据媒体报道,网易有道展示了基于“子曰”大模型研发的AI口语老师视频,学而思也宣布自研数学大模型名为MathGPT,作业帮正在内测基于中国市场的教育大模型,包含多学科解题、中英文作文批改、多语言对话方向等多个教育应用场景。
同样的教育大模型故事,被不同企业反复宣讲,在完全失去定位独特性之前,科大讯飞得找到AI在教育硬件领域落地的关隘所在。
教育硬件的转型尴尬期
智能化教学并非新鲜概念,AI大模型加持后的教育硬件相比之前到底改变了什么,这是教师、家长、学生三方都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,也是需要科大讯飞这类厂商解答的问题。
银杏科技从不同地区的多位中学教师处了解到,日常教学中的教育硬件大致可分为两类。一是作为“教辅工具”,协助教师进行作业收发、无纸化管理等等,这是此前的教育硬件主打的产品功能。
高三教师叶秋告诉银杏科技,智能教育硬件对新式教学的加成很大,比如近两年大力推行的“翻转课堂”,可以利用教育平板非常方便的进行资料投放、布置预习任务,分组安排考试。
AI加持下的教育硬件指向另一类,即作为可暂时替代老师的“教学主体”,比如AI批改作文,AI对话练习口语,AI讲解数学题。理论上,后者是对前者的功能升级,但实操层面,还存在不少堵点。
以最基本的,对AI教学质量的评估为例。语文教师黄慧表示,单就AI批改作文这项功能来看,展示出的批改效果可能缺乏一些针对性。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拿分项目,有通用模板、技巧可借鉴,教师也会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批改中给出非常具体的提分建议,比如积累素材、丰富用词、改进语法等等。
这些结合了教师经验与学生资质的批改过程,往往才是应试教育中的重点,目前还没有厂商就AI对应试能力的提升给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案例。如果AI教育硬件无法做到成为能暂替教师“教学主体”,又谈何让消费者为并无实际价值的“升级”买单。
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,比如AI教学如何与日常教学在时间与流程上完美结合。教育硬件的销售模式通常是规模采买,怎样去打通学校、教师、家校联合组织之间的关节。
科大讯飞对大模型寄予厚望,试图以技术更新唤起增长信心,摆脱颓势,但不管是通用大模型还是专业垂类大模型,行业都还在“给出落地实景”的命题上奋力作答,未有阶段性成果。大厂或可凭借体量在见到确定盈利前继续坚持,而对于科大讯飞这类中流砥柱而言,发展环境只怕会愈加苛刻。
最新热文 7天